“風光”無限 交出“兩山”理念新答卷
|
|||||
|
|||||
|
旭日東升,晨光破曉。祖國西北青海,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共和盆地,塔拉灘5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幾十萬片光伏板在9.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時蘇醒,光伏板上綠電涌動,板下羊群悠然覓食,共同織就了一幅“光伏+生態+牧業”的和美畫卷。世界屋脊西藏,喜馬拉雅山北麓海拔5000多米地帶,一個個轉動的“大風車”盡顯英姿,巨大的葉輪嗡鳴著將收集的風轉化為綠色電能,點亮青藏高原。南海之濱陽江,秋臺風“塔巴”來襲,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成功抵御超強風暴的沖擊,年均5400萬度的發電量能滿足3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電…… 一座座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和諧共生的綠色能源工程,折射新發展理念,印證綠色蝶變。重組整合成立10年來,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簡稱“貴州工程公司”)勇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擔當“建設清潔能源、營造綠色環境”的企業使命,以風為媒,以光為介,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新答卷。 追風逐日,增強發展“含綠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守住綠水青山,能源轉型是主戰場。10年來,貴州工程公司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戰略為引領、市場為導向,找準新能源發展新賽道,通過整合全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發揮工程領域建設優勢,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走出一條以新能源為特色的改革創新發展之路,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組數據勾勒貴州工程公司綠色發展圖景:截至“十四五”末,新能源業務占比達到70%以上,在全球建成新能源項目400多個,總裝機容量超過40GW,年營業收入、新簽合同和利潤總額分別較2015重組整合之年增長7倍、8倍和26倍,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成為集項目開發、建設、運營為一體的新能源一體化服務領軍企業。 從高空俯瞰貴州工程公司承建的內蒙古能源阿拉善右旗 1000兆瓦風儲基地Ⅰ標段300兆瓦風電場,30臺百米高的“白色巨人”迎風起舞,蔚為壯觀。今年7月,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作為國內全球規?;逃米畲蟮幕焖L力發電機組,年發綠電可達8.94億千瓦時,對比同容量火電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29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約76萬噸。同時,項目采用的“風機發電+生態修復+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環模式,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這只是貴州工程公司追風逐電的一個縮影。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走過20年征程之際,回望貴州工程公司承建的一個個新能源項目,其意義愈加彰顯。在山地、高原、戈壁、荒漠、水面、屋頂等環境,有光和風的地方,就有貴州工程公司建設中的身影,一個個“能源堡壘”和工程之最在貴州電建人的手中打造,為國家清潔能源版圖增添亮色的同時,更為“兩山”理念的深度實踐寫下了生動的注腳。 雙海揚帆,提升產業“含新量” 提及貴州,人們往往會想到連綿的群山。然而,正是這家植根于西南高原的工程企業,卻在波濤洶涌的蔚藍大海中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十四五”以來,在中國電建集團發展戰略的指引下,貴州工程公司搶抓國家“雙碳”目標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機遇,提出以海上風電、海外業務為核心的“雙?!睉鹇浴?/p> 這一戰略轉型成果令人矚目:在海上,圓滿履約廣東陽江青洲三500兆瓦風電項目,挑戰了同期水深最深、離岸最遠、單機及項目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工程。建成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16.6兆瓦),將中國的漂浮式風電技術推向了新高度??毓沙闪⒅须娊êI巷L電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化布局海上風電市場。中標全球規模最大的中電建海南萬寧100萬千瓦漂浮式風電項目,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在海外,作為貴州省“走出去”企業的典范,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建成了阿根廷最大風電場——赫利俄斯355兆瓦風電群,世界最大運用跟蹤系統和雙面組件的光伏項目——阿爾卡薩800兆瓦光伏電站等20多個標志性清潔能源項目和民生工程,今年新中標并開工建設沙特R5 1750兆瓦光伏電站,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中國方案和電建智慧。 如今,“海上風起綠電來,大山深處有藍?!?,這句響亮的口號,正是貴州工程公司從“高原雄鷹”到“海上尖兵”華麗轉身的生動寫照。它也充分證明,“兩山”理念不僅讓綠水青山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以綠色產業、綠色技術和綠色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數智賦能,打造施工“含科量” 時下,放眼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化處鎮群山之間,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如鎧甲般,披在了一座座荒山之上,這些光伏板便是貴州工程公司承建的普定縣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項目一期600兆瓦工程。曾經寸草難生的石漠化區域,如今滿山遍野開出“太陽花”,“種”出了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 茫?;纳绞:我跃G電潮涌?貴州工程公司的建設者們在喀斯特地貌中解鎖了數字賦能綠色施工的科技密碼。 普定百萬千瓦光伏一期項目由多個集中連片陡峭山地構成,平均坡度45度,超60度陡坡占比30%,局部坡度近80度,垂直高差最大達400米,傳統光伏工藝不適配項目推進,施工環境堪稱“極限”。面對這一難題,貴州工程公司項目團隊大膽創新,采用無人機吊裝光伏板、材料的方式進行安裝。據現場管理人員介紹,得益于無人機吊裝運輸技術的投入使用,在突破了地形限制的同時,效率提升了近10倍,同時減少臨時道路修建和二次轉運小道開辟,避免對山體的切割破壞,還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在整個光伏項目施工現場,共有120多臺無人機在各施工點運輸材料,不僅解決了運輸難題,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山地光伏建設模式。項目管理團隊還踐行綠色施工理念,運用水磨鉆巖層成孔等新工藝,20多萬根樁基施工零爆破,有效保護1200畝原生植被。 一直以來,貴州工程公司始終將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的“生命線”,構建了全員參與的科技創新生態。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公司擁有國家大師工作室、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高水平創新平臺。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擁有專利609項、著作權29項,省部級科技獎項30項、施工工法195項等,多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同時,全自主開發的數智建造服務平臺已在眾多項目履約中推廣應用且成效顯著,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大山走向大海,把風、光變成綠電,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是貴州電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雙向奔赴。未來,貴州工程公司將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綠色發展的壯闊征程中,留下更加堅實的足跡。 |
| 【打印】 【關閉】 |
| 瀏覽次數: |